北側即為盧師山、永定渠、實興橋和濱水綠帶。規劃理念受到中國山水文化的啟發,以院落作為規劃最基本的元素,與自然山水形成最佳的組合關系。三座東西走向的多進院落均勻的將用地分為三個部分,形成南院、中院和北院。同樣是取之于自然的兩條景觀走廊將三座院落連接為一個整體:一條為斜向觀山廊,與盧師山峰形成呼應;另一條為汲水廊,將濱河景觀引至其中。
景觀廊與三座院落在沖突中實現和諧,并共同融入至山水環境之中。有別于功能單一的辦公區和住宅區,它是一種更為生動、更為多元的、融技術、藝術為一體、物質與精神共生的產品。三座院落將為這一特殊產品提供不同風格的多進的院落空間。院落之間更為開放的“胡同”空間以及由景觀廣場創造出的步行街道空間與多樣的外部空間相互滲透、充滿活力,并由此產生同樣豐富的建筑產品。反之,多元的建筑圍合出三座院落,并共同構成完整的村落機理。以自然山水為起點,三座院落由外至內形成多層次的外部環境空間動靜分區、人車分流、有效分期,為塑造一個 綠色、節能、環保的新媒體基地提供先決的規劃條件。
項目占地135畝,土地性質為科研用地立項,將以引進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為主體,可量身定制5000-20000平米企業獨棟樓宇。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0萬平米,寫字摟建筑面積18萬平米。入駐本項目企業可享受中關村科技園及石景山區雙重優惠政策。
本項目實施完成后,將成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地,也是石景山“打造北京CRD,建設文化娛樂休閑區”重要窗口。對于提升北京市和石景山區域產業發展水平,優化產業結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項目對石景山區經濟的拉動效應非常明顯,對區內的商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等行業均有顯著的拉動作用,根據投入產出模型初步估算,對相關產業拉動的放大比例在10倍左右。同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可有效地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緩解首鋼由于搬遷調整所帶來的人員就業安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