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影世紀村項目位于長春市中心區(qū)——朝陽區(qū),長春電影制片廠舊址,由紅旗街、湖西路和兩條規(guī)劃路圍合成的區(qū)域內(nèi),東北和東南方向分別與東煤新村和輕工業(yè)機械廠隔規(guī)劃路相鄰,占地20.5公頃。項目由長春國信集團投巨資興建,使房地產(chǎn)項目與影視文化相嫁接,創(chuàng)造復合型地產(chǎn),旨在建造中國獨有的超大型影視文化社區(qū),宏揚影視文化,服務(wù)回報于社會。有中國著名古文學大師胡安順先生作《長影世紀村記》賀之:
長春,中國現(xiàn)代史上之名城,擅川林之饒,擁文化之富。沿街多花木,楊柳依依,落英繽紛,有春城之譽。長春之勝在南湖,碧波蕩漾,綠樹蔥蘢,有西子淡裝濃抹之美。南湖之勝在西岸,風光旖旎,高校林立,有塞納河左岸之喻。岸之西北,影棚相次,白樓隱約,樂聲時起,此乃長春電影制片廠也,號為新中國電影之搖籃。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曾先后視察于此,《白毛女》、《董存瑞》、《平原游擊隊》、《上甘嶺》、《甲午風云》、《人到中年》、《開國大典》等傳世巨片盡出于此,于洋、田華、陳強、郭振清、龐學勤、李默然、張良、高寶成、潘虹、古月、孫飛虎諸大牌明星皆獻藝于此,可謂功業(yè)輝煌,群星璀璨。故知斯廠借湖光之秀,得日月之助,鑄成文化傳承之殿堂,造就人才輩出之勝境。此地東南今已建成長影世紀村,風貌渙然,尤非昔比。但見街舍儼然,重樓巍然,事業(yè)勃然,氣象非凡。顧名思義,長影者,以長影為品牌以影視文化為主題者也。世紀者,具有新世紀意義之謂也。村者,聚也,聚影視文化商務(wù)娛樂諸業(yè)于一體而成大觀者也。中華民族自古尚德而重文,洙泗之聚,稷下之會,盡在播文而傳道。子曰:“鬱鬱乎文哉!吾從周。”文者,文化之謂也。影視文化集文學藝術(shù)于一身,乃當代文化娛樂之主流。世紀村承洙稷之遺風,繼長影之高韻,興文化之大業(yè),可謂應(yīng)運而生,與時具進,踵事而增華。古語有云:“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行人入村,目之所視,耳之所聞,心之所思,口之所言,無不涉乎影視而及于文化;古今中外,政治經(jīng)濟,諸子百家,莫不收之眼底而藏之于胸中。游于斯而樂于斯,習于斯而教于斯,創(chuàng)業(yè)于斯而騰飛于斯,故知三入村必至于道。偉哉,斯舉!壯哉,斯村!鬱鬱乎,泱泱乎,渙渙乎!
本項目現(xiàn)在是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