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危機,用股市的話,就是過度恐慌和過度低估,而所謂的金融危機,都是流動性和信心的雙重危機,疊加了內外部危機同時共振,此時,作為普羅大眾而言,恐慌是常人的思維和...
金融危機,用股市的話,就是過度恐慌和過度低估,而所謂的金融危機,都是流動性和信心的雙重危機,疊加了內外部危機同時共振,此時,作為普羅大眾而言,恐慌是常人的思維和行為,從而引發了擠兌和拋售資產自保或者償債,從而導致了危機持續深化和過度恐慌和過度低估繼續深化,往往這樣的循環不只是一兩次,而是持續非常久,才叫金融危機。
以美國08年金融危機為例,就出現了過度的恐慌,股市暴跌,一天跌超過一千點,持續暴跌,而希臘則出現了擠兌現象,所有人都去銀行提取現金導致每人限額一天只能取現250歐元。
而為什么金融危機總能成就少部分人?這是因為只有少部分人才有勇氣,有現金準備,有膽識,且三者缺一不可,一個煩凡人,你有膽識毫無意義,因為你頂天就是買一套便宜的房子,或者買個幾十萬股票抄底,不會成就你多大的成就,而類似李嘉誠,巴菲特,則可以說是成就了他們續寫了自身不敗的神華和傳奇。
李嘉誠有一個新聞稿,內容大體就是這樣:他說,他多數的時間在思考風險,最壞的風險什么時候回到來,哪里有最壞的風險,而一旦出現這個最壞的風險時,應該如何處置和應變,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所以,李嘉誠因為敬畏風險,而準備風險,因為敬畏和準備以及儲備了足夠的現金才能應對和逆市成就他的成就。
而巴菲特也是,08年時,美銀持續從40-50暴跌到2元,他開始持續大量買進,誰也無法阻止他持續買進,哪怕是跌到0.25元,他依舊在堅持買進,后來美聯儲開始國有化很多公司,包含美銀,而最近一次看到的報道是美銀已經45美元,而美聯儲已經開始執行退出國有化的操作了。雖然我不知道是否是美銀成就了巴菲特,但是至少延續和強化了巴菲特的神話。
因此,金融危機,總是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也總是有李嘉誠式的人物每天在思考危機,等待危機到來時全力出擊,以再次成就一個神話,但是對于凡人來說,危機與逆市抄底成就神話,和凡人基本無關。
金融危機時為什么會富一批人?金融危機時普通人怎么辦此文由臨高房產編輯,來源于網絡,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ontania.cn/news/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