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大盤暴漲,接下來會是什么樣?】幾次牛市的開始,都是從券商的暴利拉升開始,這次是否也一樣呢?!我們分別從幾個方面討論一下。第一個,這波券商的拉升邏輯,有部分...
【本周大盤暴漲,接下來會是什么樣?】幾次牛市的開始,都是從券商的暴利拉升開始,這次是否也一樣呢?!我們分別從幾個方面討論一下。
第一個,這波券商的拉升邏輯,有部分是跟注冊制有關,大量的公司通過注冊制上市,券商作為推薦擔保方,邏輯上肯定會增加業績,公司多了,舉薦方就這么多,業績增加的邏輯,表現上看上去是這么回事,可是大家忽略了一條新規,銀行也可以拿券商牌照了,這個對券商來說絕對是京第一聲雷。
券商牌照,絕對的稀缺資源,國內知名的就這么多,所以一直是頭部企業獨占鰲頭,費用當然也是很貴,一家公司上市幾千萬是要付出去的,這次好了,銀行也能拿牌照了,當下互聯網時代,大家知道跨界打擊絕對是致命的,因為人家很有可能不指望這個業務賺錢,只為了獲取客戶或是資源,那就好玩了,注冊制會導致上市公司大量的來,市場行為肯定是哪家便宜哪家上,這些頭部企業這塊業務是否會變成一個變量呢,大家考慮一下,這波券商拉升是否是最后的瘋狂。
第二個,增量資金,之前的量能一直維持在7000億到8000億左右,市場在周四、周五量能開始破萬億,拉升的板塊基本是券商、保險、銀行、地產、煤炭等老題材,這些題材一年了沒動,總該要動一下的,大量的潛伏資金在等這個時機,其實萬億的增量也就進來3000億左右,基本去了剛才說的板塊,券商板塊一直是影響股市的重要板塊,這次注冊制大量發行,180多只股打新,最快下周五就要上市跟大家見面,對股市的抽血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拉大盤也能對沖這部分的影響,從個股賺錢效應沒那么好就能看得出來。值得一說的, 現在已經有大批的90后去開戶了,這波增量資金有多少不清楚,但是,我了解的90后基本都是負債多,難道借網貸炒股?
第三,利用了時空的空檔期,7月1日港股休市,周五美國獨立日休市,都是可以助力A股獨立行情的時刻,加上6月份解禁、減持數量同比較少,市場情緒總體還在,暴力拉升才能更大的調動更多的資金進來,現在也是打通了銀行理財、外資配比等增量資金,加上7月22日上證綜合指數指標的修改,這波拉升無疑是一次完美的,但是,7月的主板、科創板巨額解禁、減持等,疫情對實體經濟的破壞是空前的,股市作為為實體經濟輸血的主要市場,功能還是要先完成的。
第四,慢牛的基礎制度不完善,這波增量資金進來,可能會把老題材輪動一遍,挨個去點火,時間周期可能會持續半個月到1個月,量能在這,不要輕易言結束,剛開始的這么瘋狂,一定還會瘋狂一段時間,這是常識,但是退市制度不完善,怎么能存在牛市基礎呢,還有一個重要節點,疫情的時候股市對企業輸出了大量資金,比如再融資,這個是有時間周期的,現在的市場經濟是否支撐這些企業能夠按時歸還,大家可以思考。
第五,政策上是量化寬松政策,但不是大水漫灌,A股頑疾已久,機構、游資、散戶都是有利潤跑的快,資金性質也可能決定了不允許長期持股,這些大資金都在騷動,整個市場如何能夠持續漲下去呢,何況,股票一拉升,股東們迫不及待就減持,大家可以去看最近哪只大妖股沒有減持,都是拉到高點,股東配合減持,股東們都不打算長期持有他們自己公司的股票,指望市場資金去持有,這個邏輯不存在。
總結這五點,這次拉升是各方需要,但是量能是實在的,只要量能在大家可放心做,不過一定重個股輕指數,畢竟布局的券商的,都是長期大資金在里面,人家拉升你再殺進去,有可能回報不小,也可能山崗上吹風。另外,除了券商板塊,航運板塊也有啟動跡象,以下幾點可以說明,首先,受疫情影響,國際航運指數ccfi、bdi慢慢從低點走了出來,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創下新高。其次,國際航運市場經歷過十幾年的調整與重組,剩下的航運公司都是行業的老大,目前集運市場基本由三大聯盟壟斷,運價自然也保障。最后,隨著世界疫情慢慢好轉,經濟不斷恢復,航運市場需求會爆發式增長。看好行業龍頭,中遠海控及時招商輪船。
券商大漲之后,是否開啟牛市?此文由海口新房編輯,來源于網絡,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ontania.cn/news/2530.html